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26至29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
连日来,我校党外人士以各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引发热议。大家高度评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高建言献策质量,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建议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张宝菊说,全会公报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令党外人士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极大提振了电子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信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发扬奋斗精神,提升电子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专业水平,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活力,不断推动学院事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晔表示,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领导全国人民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令世人瞩目。同时对“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的谋划气魄宏大,鼓舞人心,也体现出时不我待、奋勇前进的强烈使命感与紧迫感。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和市、区政协委员首先要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新的发展理念和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民革师大支部委员、法学院副教授张晶表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我将无我的为民情怀和继往开来的时代担当。作为民革党员,完全赞同和坚决拥护全会通过的各项决议,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立足法律行业特色,加强调查研究,为实施好规划和远景目标献计出力。
民盟师大委员会副主委、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肖立军说,全会总结成绩,正视困难;未来规划切实可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要始终与党风雨同舟,携手前进,牢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继续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民建师大支部主委、化学学院刘景旺说,“十三五”收官在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十四五”规划指明了新征程的前进方向。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民建与经济界密切联系的优势,同心同德、凝聚力量,为把“十四五”规划从蓝图变成现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进师大委员会委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黄辉说,全会从“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今后我会始终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成教育强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农工党党员、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赵美风说,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党外青年教师,今后将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提高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建功立业新时代。
九三学社社员、化学学院教授曾永飞说,全会对“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规划和总体部署,目标实际可行,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党外高校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开拓进取,不断推进科学向前发展;积极履行党外人士的职责,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无党派人士、我校国家治理体系研究院副院长刘训练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让我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党外干部,我一定会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研究者,我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发挥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建言献策,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贡献。
师大侨联主席、无党派人士、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中标表示,广大侨界人士及归国留学人员应以国家强盛为己任,坚定“四个自信”,在自己的领域,着眼未来、磨砺以须。同时,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为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贡献力量。身处历史大变革时代,机遇千载难逢,展望前方无限风光,吾辈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