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晚,天津师范大学举办“月圆中秋,情系中外——共赴文化奇妙夜”活动,数百名中外师生齐聚一堂共度中秋,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文化为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青春注脚。
美术与设计学院精心策划筹备了漆扇制作区、香囊制作区、花钿体验区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漆扇制作区,志愿者指导中外学子执笔绘扇,在方寸扇面上勾勒团圆意象。颜料滴落、旋转晕染,最终在扇面上形成独一无二的图案,象征着文化的交融与共创,在指尖的流转中成为连接你我、寓意团结的艺术珍品。香囊制作区弥漫着艾草与桂花的清芬,中外学生将象征健康与祝福的中草药装入锦囊,也将美好的祈愿纳入怀中。一旁的花钿体验区,则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盛唐的妆奁,参与者对镜贴花,轻点额黄,在眉间绽放古典韵致,纷纷用镜头定格这穿越千年的美丽瞬间。

“亲手绘制漆扇让我感触很深,”2024级中国画专业的维吾尔族学生尤里图孜·努尔艾合买提在完成作品后分享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能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同学一起体验这份传统之美,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我们文化的绚丽多彩与强大凝聚力。这不仅仅是一把扇子,更像是一座桥,连接着我们共同的情感与认同。”
美术学2306班的回族学生丁潇深有感触:“以笔为媒,传递中华妆容之美。作为花钿体验区志愿者,当我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学生描摹花钿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唐风宋韵的流转,更是中华文化基因在我们手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服装表演2518班的满族学生雷迪尔说到:“作为大一新生,这次活动让我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在与各民族同学一起做香囊、漆扇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虽是‘满天星’,但聚在一起就是‘一团火’,共同温暖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中国画2302班的汉族学生赵一锦在活动结束后分享道:“在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中,看到各民族同学自然交融、协作共创,笑脸在活动中绽放,文化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就蕴藏在这些具体的交往、交流、交融之中,需要我们共同用心编织。”



本次“中秋奇妙夜”不仅是一场文化体验盛宴,也是美术与设计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创造力的生动实践。各民族、各国学子在共赏明月、共话团圆中,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温度。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