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河北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民族团结杯”京津冀民族民间体育表演项目比赛圆满落幕。我校体育科学学院携宫前中幡非遗项目代表天津市参赛,与来自北京市、河北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及雄安新区的多支劲旅同场竞技,以民族体育为桥,共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交融赞歌。

接到参赛任务后,体育科学学院高度重视,将此次赛事作为展现天津民族体育传承成果、践行民族团结理念的重要契机。学院宫前中幡非遗项目组精心选拔在校学生组建代表队,全力做好赛前筹备与训练保障。开幕式上,我校学子身着统一服饰,精神抖擞地与各地民族同胞并肩而立,不仅展现了天师大学子的昂扬风貌,更以天津体育人的姿态传递出各民族心手相牵的深厚情谊。

赛场上,我校代表队带来的宫前中幡非遗表演成为焦点。作为承载千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队员们在训练中深耕技艺、大胆创新,既精准演绎“一苇渡江”“苏秦背剑”等经典招式,又融入自主研发的非遗技术元素。刚劲有力的起落与灵动飘逸的身姿相得益彰,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民族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最终凭借扎实功底与创新表达斩获综合类组二等奖,为天津市赢得荣誉,更赢得全场评委与观众的由衷赞叹。
值得自豪的是,上场队员均为我校体育科学学院在校学生。他们在学院的系统培养下,既练就精湛技艺,更深植文化自信,以青春之力践行传承使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落地生根、焕发新生,成为民族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青年力量,更印证了我校在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中的扎实成效。
比赛期间,我校学子主动担当“文化交流使者”,与京津冀各代表团深入互动,分享宫前中幡的传承故事与训练心得,探讨民族体育的创新路径。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互通中,各民族同胞的情感纽带愈发紧密,以实际行动践行赛事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宗旨,为京津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天津体育人的青春活力。
“石榴花开新时代,团结奋进新征程”。作为代表天津市参赛的队伍,我校运动健儿无论新老队员,均以超越自我的拼搏姿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赛出团结,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此次参赛,不仅展现了我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传承中的实力,更以体育为媒,向京津冀各界传递了天津的民族文化魅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写下了生动的高校答卷。
(来源:体育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